Linux 常用指令整理
前言
以前都是以Windows 為主,為了解決一些批次作業或簡化操作流程,也大概學了一些常用的cmd指令。後來轉換到MacOS後,在terminal反而不會下指令了
幸好MacOS與Linux同為Unix體系,指令上自然也是相近,於是花了些時間熟悉Linux常用指令,而在MacOS上都還是可以無痛使用
常用指令
ps -ef即工作管理員;通常配合grep找程式,即ps -ef | grep sshman tar,可以查看該指令的操作手冊。- 思路:有問題就問人,人→man
sudo netstat -anpl | grep http查看網路狀態- 設定類似Windows的環境變數
ln -s ~/maven/bin/mvn /usr/bin/mvnln指令是建立捷徑
>是覆蓋;>>是追加which可以找指令的程式路徑- 比如
which node,可以知道nodejs的程式路徑。 - 尤其在有用NVM控管
node版本,路徑不會是一般的安裝路徑
- 比如
常見目錄
~表示當前使用者的家目錄- 臨時目錄 /tmp。系統會定期清理,重要文件勿存放在此
- 設定目錄 /etc
- 使用者程式目錄 /usr
文件操作
touch新建文件cat 檔名,讀取整份文件;要注意檔案多大,不然會撐爆記憶體rm刪除;rm -r刪除目錄裡的子目錄,會逐一詢問。不詢問:rm -rfcp複製;mv移動pwd顯示現在路徑chown改變文件所有者sudo chown -R user- 建立深層目錄
mkdir -p mydir/test1/test2 - tail 從尾巴讀;head 從頭部讀
- more 分頁讀取;enter逐行往下讀
- less 可控分頁;用頁來讀取
- grep 搜尋關鍵字
grep -n "abc" xx文件;n是顯示行數 - find 查找文件
find .找當前目錄下所有文件find . -name "*.c"找當下目錄副檔名為c的find /etc -type f或d.;f是檔案,d是目錄
- wc 統計字數
|管道,類似js的串連執行。命令執行完後,將結果傳到下一個繼續執行。- 如
grep "111" xx文件 | wc -l - 先在xxx文件查找有111的的內容,在到wc計算行數
- 如
- tar 壓縮 / 解壓縮。參數基本上以首碼
c建立、t顯示資訊、x解壓 為主。tar -cf xxx.tar建立壓縮檔tar -tvf xxx.tar顯示壓縮檔內詳細訊息tar -xf xxx.tar解壓tar -czvf xxx.tar.gzc壓縮;z壓成gz;v 顯示詳細訊息;f產生文件,通常放在最後面;解壓就是tar -xzvf xxx.tar.gz
vim基本操作
注意,vim指令有區分大小寫!
開啟時會將所有內容存到記憶體
i輸入模式- esc 退出當前模式
:下vim指令G行尾;gg行首dd刪除遊標當下行;u回復剛剛刪除的yy複製當下行;p貼上剛才複製的:wq寫入並退出:set number顯示行數/關鍵字搜尋